冬季来临,羽绒服、羽绒被成为市场热销品。但不少商家却耍起了“羽绒消失术”,比如用“飞丝”冒充羽绒。
所谓“飞丝”,是指在羽绒加工过程中,从羽毛上脱落下来的单根短丝。
除了填充物之外,吊牌、检测报告……几乎全都可以造假;一些商家和直播间勾连,主播展示的样品是“好绒”,但是发给消费者的全是劣质品。
羽绒“消失”,监管不能缺位。相关部门应当顺藤摸瓜,全方位打击造假产业链条。
网络平台对此也要积极行动,比如配合相关部门、共享贩假线索,对不法人员形成合围。同时,平台更要有所反思:很多价格奇低、“一眼假”的羽绒服,何以在平台内大行其道?可见,无论是信息审核还是日常巡查,平台都应当加大力度,不给假冒羽绒服提供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