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书胜



大变活人排练现场
一方木箱、一个布口袋、一根粗绳、一个布帐子,外加一把锁头……
在吴桥县铁城镇张松村一个普通的农家院里,我市省级非遗项目大变活人代表性传承人何书胜,就是利用这些看似简单普通的道具,在4名年轻杂技演员的配合下,表演了十分罕见的传统杂技——大变活人。
短短几分钟内,何书胜就神不知鬼不觉地把自己和女演员“掉了包”。大变活人节目,让观众见识到了这位天才杂技艺人的拿手好戏。
传统戏法 独具魅力
表演大变活人前,何书胜先请上一名观众,检查这几样道具有无“机关”,接着,他上场将一名女演员套进布口袋里,扎紧袋口,同时请观众在上口打绳结做记号。
之后,两名男演员把女演员抬进木箱,用锁头锁紧木箱,再用绳子将木箱捆绑得结结实实。何书胜站在木箱前用布帐子将身体罩起,只将头露在外面。
“下面我请观众来抓我的头发,要快!我喊1、2、3,看你能不能抓住我的头发……”何书胜笑着说。
上场的观众举起手来,等何书胜喊数字时便伸手去抓,但瞬间抓住的却是木箱内女演员的头发。
打开布帐子一看,不见何书胜,看见的是已跑出木箱的女演员。当将木箱上的绳子和锁头打开,只见何书胜躺在里面,身子被套在口袋里。令人称奇的是,口袋上打的绳结记号和系住女演员时一模一样。
“大变活人的奇妙之处在于速度快,仅仅一两分钟内,把女的变成男的。现在的表演在不断演变,并出现了很多形式。”何书胜说,早先会在空木箱内变出很多东西,最后把小孩锁在木箱里,再打开箱子,小孩竟变得无影无踪。后来我们不断创新,把小孩变没后,盖上箱子再打开时变出一个小口儿坛子,看上去小孩根本不可能进得去,但是坛口会伸出孩子的一只手向观众示意。
和其他杂技项目一样,大变活人的演出过程中也少不了开场招揽观众的“锣歌”和调节气氛的“口儿”。
八代人的传承
在一个院子里,各种杂技魔术表演道具一应俱全,十几名年轻杂技演员正在练习晃管、蹬方桌、舞流星……这是何书胜的家,也是由他创建的杂技小院。
72岁的何书胜是这一杂技世家的第六代传人,从记事起,杂技种子就悄悄在他心里发芽。
“6岁那年,我就跟着父亲学走钢丝、练杂耍和硬气功等。那时候,练功特别苦,可是,一上台表演,尤其是演‘大变活人’,总能听到观众的笑声和掌声,也就忘了练功的苦,只感到了心里的乐。”何书胜朗声大笑。
20多岁时,他开始组班带徒弟,和家人一起租马戏棚表演杂技。1983年创办杂技团,在全国各地演出。
没有演出的时候,何书胜就带着儿子、女儿和徒弟们在自家小院里练习。十里八乡的人都知道这里有个杂技小院,锣鼓声一响起,大家就会不约而同地来到这里,魔术、驯兽、狮子舞等轮番上阵,看得人眼花缭乱。
为了演出和训练,何书胜家从最初的3间房屋扩大到如今的8间房、300多平方米的院落。这方院落也是何家几代杂技艺人居住、练习的地方,承载着他们的梦想,也见证了他们奋斗的足迹。
在传承杂技艺术的道路上,何书胜努力前行着,并乐在其中,同时,更深感肩头责任重大。
与何书胜童年对杂技的痴迷一样,他的女儿何金花、儿子何金贵自幼就跟随他练习,并成为团里的顶梁柱。何金花也是非遗项目“走钢丝”的代表性传承人。
如今,他的孙子何林钢、孙女何明雨,与他配合表演大变活人。祖孙三人用魔法般的杂技艺术,给人们带来惊喜和欢乐。
何书胜常挂在嘴边的“三美四德”生动诠释了何家的家风。“‘三美’就是演出动作美、衣冠得体美、说话礼貌美。‘四德’就是遵纪守法有道德、关爱他人讲公德、孝顺父母的家庭美德以及诚实守信的个人品德。”何金贵说,在他们家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就是3天开一次家庭会,讨论最近的演出安排,以及杂技团的长远发展等大小事项。
杂技小院演传奇
对杂技艺术的热爱和执著,使何书胜常常感慨:“老祖宗留下的宝贝不能丢!”
秉承着一份传承的责任,他看电视、读报纸、去外地参观学习、研究演出录像……每到一处就请教当地杂技艺人,想方设法用新元素包装传统技艺。
何书胜一边从事杂技演出,一边培养民间杂技演员。他的杂技团最多时有100来人。他把团里的年轻人都当成自己的孩子。谁到了适婚年龄,他就操心着婚事,还把自家的房子腾出来给徒弟们做婚房。到目前,何书胜已为多个徒弟举办了婚礼。在那些青年演员心目中,何书胜俨然是一位“好父亲”。
为了传承好杂技非遗,近年来,何书胜把濒临失传的古老传统的民间艺术挖掘包装,并重新搬上舞台。
“我们做了大量的民间走访。看到有的老艺人家里的旧道具,我就把它整理好,再重新包装,用来培训喜欢传统杂技的人,带动他们再就业。”何书胜说,目前,他们表演的传统节目还有大卸八块、六块板、黑活、搬斗子、悬人、人体三分、花瓶姑娘等,样样都是绝活儿。
“对于喜爱传统戏法的朋友,只要来到这,我都会免费教几手儿。很多人学成后去敬老院、幼儿园、学校、部队做公益性演出,特别受观众喜欢。”何书胜说。
如今,何书胜的杂技特色小院“杂技老家”,已成为吴桥民间杂技对外展示的窗口,也接待了很多外地来的游客。
“现在,我的年纪大了,把大变活人这样的古老杂技传承好是我的责任。我们还在不断创新节目,把古老技艺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编排出更好的节目,给观众带去更多的欢乐。”何书胜充满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