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连吃两个超甜菠萝,女子出现急性肝衰竭 很多食物不宜久放,一些食物“隔夜”会产生毒素 2023年07月05日

两个菠萝,吃的时候美滋滋,结果拉了十几天肚子,还拉成了“小黄人”。60岁的张女士至今心有余悸,想不到为了不浪费10块钱的菠萝,弄得自己急性肝衰竭。

菠萝很甜,但“后劲”不小

近日,张女士收到快递员送来的菠萝,削皮后,发现去掉“衣服”的果肉已经是深黄色了,轻轻一按,果肉就会流出汁水。

“会不会是烂了?”正准备扔的时候,张女士凑近闻了一下,发现菠萝并没有臭味,尝一口,发现异常香甜。

“买得太值了!”张女士一口气干掉了一个,第二天起来,又把另一个菠萝切块、榨汁喝掉了。菠萝汁喝下去没几个小时,张女士就开始了腹泻,一天跑了10来趟卫生间。因为都是正常大便,所以张女士也没放在心上,以为是菠萝汁通便。

结果,这“通便”效果持续了十几天,原本打算去医院检查一下的她,一想到再过半个月就到预约体检的日子了,就觉得没必要多花钱再去医院做检查。

直到张女士如约去当地医院做年度体检,在排队过程中,体检护士一眼看到了人群里脸色蜡黄的张女士,马上拉住她,对她说,她的肤色看起来像是黄疸很高,建议直接做个肝功能检查。

检查发现:张女士的肝功能指标堪称“爆表”,谷丙转氨酶和总胆红素都已超出正常值几十倍,而血白蛋白只有正常人的一半。

张女士马上被送到当地医院急诊室进行救治。进一步检查显示:她的肝已接近衰竭状态。当地医院建议她转至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科治疗。

身体基础很好,为何突然肝衰

没有慢性肝病的病史、不喝酒,也没有服用损害肝脏的药物,每年体检身体健康,且当地医院检查甲肝、戊肝等病毒性肝炎指标都是阴性。浙大一院感染病科副主任医师陈燕飞经过仔细问诊,快速排除了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等常见的会导致肝脏损害的可能。

“起病的原因是吃了两个熟透的菠萝,没有发烧,炎症指标也不高。”陈燕飞分析张女士的病程进展后,又排除了细菌感染引起的肝损伤。

最后,张女士被确定为毒素型食物中毒,罪魁祸首是蜡样芽孢杆菌。

感染病科主任盛吉芳介绍,蜡样芽孢杆菌是一种好氧性、中温、产芽孢的革兰氏阳性杆菌,是食物和化妆品中常见的污染菌,最喜欢的生长温度是28摄氏度—35摄氏度,因此夏季高发。

经过一系列的护肝及对症治疗,张女士的肝功能终于好转了,目前已经出院回家休养。

这些食物“隔夜”就可能产生毒素

天气炎热起来了,很多食物在室温环境下放不久。面对家中的剩饭剩菜,不少人会陷入两难的选择:是倒掉,还是热一热继续吃?吃了隔夜菜,会不会有中毒的危险?

首先要明确一点,我们常说的隔夜菜并不是如字面上那样是放置了一夜的饭菜。科学地说,放置时间超过8小时—10小时的菜,都属于隔夜菜。杭州市肿瘤医院临床营养科医生陆梦珊提醒,隔夜饭菜在存储、二次加热的过程中,不仅会导致某些营养素的破坏和流失,还容易滋生细菌,食用后,易引起肠胃不适甚至食物中毒。

以下6种隔夜菜,对身体的隐藏危害较大,吃不完最好倒掉。

1.隔夜绿叶菜 通常,茎叶类蔬菜硝酸盐含量最高,尤其是菠菜和芹菜,煮熟后如果放置时间过久或储存不当,就会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使剩菜中的含量很可能达到危险程度。

2.隔夜海鲜 海鲜放置一夜后,容易产生蛋白酶降解物、细菌等致病菌,不仅其中的营养成分会被破坏,致病菌进入人体后,还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引起腹痛、腹泻等不良现象,同时也会对人的肝、肾功能造成伤害。

3.隔夜银耳、蘑菇 野生或人工栽培的银耳、蘑菇等,如果煮熟后存放时间较久,就会导致亚硝胺的生长和增加,也比较容易滋生细菌。如果再有储存不当的情况,就存在产生黄杆菌毒素的可能性,吃了之后就会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

4.隔夜溏心蛋 半生不熟的溏心蛋没有彻底杀菌,可能含有沙门氏菌等多种致病细菌;久放后就更容易滋生细菌,食用后会危害肠道。如果蛋已熟透,且低温密封,保存得当,隔夜再吃是没有问题的。

5.隔夜凉拌菜 凉拌菜在加工的时候就已经受到了较多污染,若将它隔夜保存,即使冷藏,也很有可能已经变质。

6.隔夜卤肉 卤肉千万不要隔夜,即使放在冰箱里,也容易滋生霉菌、嗜冷菌等。如果清洁不到位,且食材没有正确存储,就可能引发食物中毒。

剩菜剩饭科学储存,吃得更安心

1.及时冷藏 冰箱温度低,可以抑制细菌滋生,相对减少亚硝酸盐的产生。

2.分开储存 冰箱里放剩菜要注意分开储存,避免交叉污染,选用干净的加盖容器或保鲜膜覆盖。

3.彻底加热 剩菜剩饭食用之前一定要彻底加热。所谓彻底加热,就是要把剩菜剩饭加热到中心温度70摄氏度以上,保持3分钟。

陆梦珊提醒,有些隔夜菜可以吃,但还是尽量少吃,按需备餐,吃多少,做多少。老人、孕妇、小孩、慢性疾病等特殊人群尤其要谨慎。剩饭菜加热不应超过一次,并应在两天内吃完。超过3天,最好倒掉。

据“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