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有网友爆料称,自己明明在其他网购平台下单的商品,收到货物的快递包装上却写着“拼多多发货”。
而该网友的遭遇并非个例。记者在消费者服务平台上看到,涉及网店“套壳”“无货源”销售的投诉信息类目繁多。
一位不愿具名的电商从业者告诉记者,在网购平台“套壳”销售的,多为“无真实货源”商家。“这些商家只在平台上开店,但因没有供货渠道,所以就全网比价,筛选出价格最低的产品,再在第三方平台加价卖给顾客。”
记者经过多方采访了解到,从事“套壳”销售的无货源商家,店铺月销售额能达到几万元到十万元不等;而帮助“套壳”网店上线、吸客,也逐渐演化成一门公开的生意……
“套壳”商铺
网购陷阱
“我在其他平台买的马桶,结果收到了拼多多给我发的物流短信,很奇怪。”今年3月19日,陈先生在一电商平台的个人店铺中购买了一款售价为347元的马桶,另需额外支付70元安装费。但下单后,他却莫名收到了来自拼多多的发货信息:“我在这个电商平台留的手机号,和拼多多平台留的手机号并不一样,却收到了拼多多发货的信息。”
疑惑之下,陈先生拨通了拼多多上发货商家的电话,商家明确告知他:“是其他平台的店铺在我们这里下的订单,商品也是从我们这里发出的。”得知消息后,陈先生进一步对比发现,网购平台上自己订购马桶的快递单号、物流信息等均与拼多多显示的一致。
而价格上,两个平台价差达57元。“两款马桶一模一样,但是我下单的平台上卖347元,拼多多才290元。”一气之下,陈先生找到下单的电商客服要求给予解释,但据陈先生所述,客服人员并不承认商品是在拼多多上订购的。
事实上,这样的“套壳”店铺并不只局限在某个单一电商平台。记者在投诉平台上看到,不少消费者也举报称,在不同电商平台下单却收到拼多多发货提醒的信息。
针对产品疑似为拼多多发货的问题,记者联系到一家网购平台的客服人员,对方回应称:“在我们平台下单后,由拼多多发货的现象的确存在。”该客服表示,之所以会出现类似现象,是因为第三方店铺也可能在其他平台开店,如果没货就会通过其他平台的仓库发货,但这样的现象并不常见。
“三无”人员
也能开店
记者调查后发现,不少从拼多多发货的商家,自身可能根本没有实际的货源,而是“左手倒右手”使用顾客信息直接在拼多多下单。
一名电商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般而言,在“套壳”商铺成功从拼多多下单后,平台一方会对是否是代销进行识别,不过商家并不会在顾客收到的货物信息上写类似“你被黄牛赚差价”的提醒。“店铺不会主动去增加这些提示信息,而且拼多多的店铺也并不知道下单的人是不是无货源的中间商。”
那么,这些无真实货源的商铺是如何逃过平台监管的?这样的“套壳”网店,以类似的套路是否真的能实现一本万利?
“我没有线下实体店,没有实际货品和进货渠道,也没有营业执照,能在网上开店卖东西吗?”近日,当记者以有意者身份向多个网店代运营商铺进行咨询时,均得到肯定的回答。
“注册为个人店铺,基本不卖食品就不会被查资质,也不会要求有实体店。”某网购平台一家店铺代运营公司的工作人员如是告诉记者,并表示付款后能全程指导开店。
那么,没产品怎么卖货?代运营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没货也能开个人店,基本操作思路就是通过拼多多或者淘宝1688批发网选品,然后放在其他平台售卖。”
“如果是新手,可先选一个平台进行代发货尝试,做好有经验了,就可多平台开店扩大销售。”这名工作人员说。
“类似的中间商,我们一个月要服务上百个,还从来没有遇到过因为投诉致使门店下架的情况。”这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帮助运营的代销网店,月营业额“基本能保持在至少万元以上”。
这名工作人员还表示,在任何平台开店,他们都会提供刷单、刷好评服务:“我们会有专门的渠道帮店家做销售数据,如果遇到差评我们也有应对办法。”按照其介绍,店铺交给代运营公司后,店家只需要充当客服人员与买家进行沟通即可。
同一货物重新包装
产品成功“套壳”
“套壳”销售的同款产品,在不同平台出现较大价差,难道不会被顾客发现?对于记者的担忧,另一家店铺代运营公司的工作人员则回应称:“在类似京东和天猫买产品的顾客,是不会去拼多多买东西的,基本很难被发现。”
而如果借助代运营平台,过程则更加简单。代运营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如果交由其代理,那么同一产品可帮助提供重新设计海报、产品介绍和上架、帮助核定线上定价等服务,让顾客更不易发现是在不同平台选中了同一产品。
上述代运营公司的工作人员也介绍称,选定产品后,团队将为同款产品进行重新包装:“包括产品的宣传照片、视频,店铺的重新搭建,我们会重新给你做,这样就不容易被发现了。”
“从我们这里经手的,做产品代发的店铺特别多,一个月我们大概就能赚几十万元。”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其帮助服务的“套壳”中间商,刚开始月营业额可能只有万元,但成熟后能达到几十万元。
而上述“套壳”中间商,则要付出不菲的代运营费用。记者发现,一家代运营公司的报价为每月3000元,即可将“无货源”店铺交由公司代运营,公司会提供相应的运营团队为店铺进行装修设计,产品上架服务以及网店的前期排名提升等。此后,若店铺销售额在30万元上下,公司抽成1%;若在20万元,则抽成2%。
遭遇“套壳”销售
可要求退一赔三
帮助无货源店铺进行包装成为“套壳”中间商,代运营公司的行为是否合法?中间商进行“无货源”销售,赚取差价的做法,损害了消费者的哪些权益?
对此,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向记者介绍道,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购买、使用商品真实情况的权利。因此,中间商的“无货源”销售行为,首先就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套壳’中间商赚差价违背诚实信用的经营原则,甚至构成不正当竞争,使消费者深恶痛绝。”付建建议,如果发现卖家是“套壳”中间商,可主张退还差价,或发起退货。对于商家在服务过程中有欺诈行为的,还可主张退一赔三。如果不能和商家达成一致意见,消费者还可保留相关证据后向法院起诉。
据红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