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沧县姚官屯镇姜庄子村: 习武场上的两代“父子”情 2022年06月20日

据新华社石家庄6月19日电 每天下午放学后,位于沧县姚官屯镇姜庄子村的吉庆学校武术训练馆里,40多名学生前来练习劈挂拳。武术教练张健是这所学校的校长,也是体育老师。今年52岁的他,从2006年开始义务教孩子们练武,已经坚持了16年。

20世纪70年代,当时担任姜庄子村小学教师的王志海在校内创办武术队,从各班挑选好“苗子”,义务教他们习武。王志海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劈挂拳代表性传承人、沧州市武术名家,也是张健的师父。1978年,当时只有8岁的张健被王志海选中,开始学习武术。

在张健眼中,师父非常严格。他一直记得自己拜师后的第一个春节,去王志海家拜年,可没想到,拜完年王志海却留他在家里练压腿。

严师出高徒。张健进步很快,从17岁开始,他陆续在多项大赛中夺冠。

师徒如父子。在张健眼中,王志海就像自己的父亲,不仅在训练场上倾囊相授,在生活中也时刻关心自己。有一年,张健买房,手头紧张,王志海知道后,拿出3万元塞给张健。

2006年,张健调回姜庄子村小学,担任体育教师。从那年开始,他接过师父手中的“接力棒”,在校内义务教学生习武。

多年过去了,已更名为吉庆学校的姜庄子村小学武风依旧。学校建成了占地730平方米的武术训练馆,常年有40余名学生在校武术队训练。

今年22岁的张帅,从8岁起就跟随张健练武。他记得开始时总练不好,张健就牺牲自己的周末时间,陪他加练。

如今,在河北师范大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就读的张帅,每到寒暑假,都会主动回母校帮师父带学生。

16年来,张健先后培养武术学员500余人,15名弟子考入北京体育大学等体育高等院校。“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我会一直教下去,把中国传统武术发扬光大。”张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