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起:王羽琳和王羽丛
有个双胞胎姐妹是种怎样的体验?对于这个问题,晚报小记者、解放路小学4年级4班学生王羽丛和王羽琳有着一样的想法:“能够一起长大,是一种幸福。”
羽丛是姐姐,性格文静,喜欢读书、朗诵,曾多次参加朗诵比赛,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羽琳是妹妹,活泼开朗,喜欢画画,曾拿起心爱的画笔表达对抗疫英雄的崇敬。此外,姐妹俩还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弹古筝。
给妈妈当“老师”
姐妹俩7岁那年,亲戚家的一个小姐姐带着古筝来家里做客。第一次见到古筝,姐妹俩很新奇,尤其是看到小姐姐拨弄琴弦就能弹奏出动听的旋律,瞬间就被迷住了。
“小姐姐弹的是《战台风》,曲调非常有震慑力,她弹奏的样子也很帅。”羽丛说,妈妈看她们这么喜欢,便找了专业的老师教她们。
刚开始,姐妹俩学得很认真,也很乐意每天练习。可是时间一久,枯燥的练习让她们的热情不再那么高涨,有时还会耍赖不想练琴。
“一天,我们正练着琴,妈妈突然请求我俩当她的老师。”羽琳说,她俩对此可是荣幸之至。为了教好妈妈,姐妹俩上古筝课时更认真了。有的音老师还没教,两个人也会主动上网查,确保给妈妈上课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在妈妈崇拜的目光中,姐妹俩又重拾热情,愈发热爱弹古筝了。
古筝二重奏绝佳搭档
如今,弹奏古筝已经成了她俩每天生活中的一部分。羽丛说:“每次我弹古筝时,心里都特别惬意,特别享受。”羽琳也赞同姐姐的说法:“我会沉浸在那些旋律中,去想象一些特别美好的事情。”
有时,她俩还会把简单的英文歌曲曲谱抄下来,用古筝弹奏,边弹边唱,乐在其中。“上英语课时,老师带着我们唱英文歌,我就想如果用古筝弹这些歌曲会是什么感觉呢?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试了一下,没想到古朴的乐器碰上现代的旋律别有一番韵味。”羽琳说。
今年2月,在古筝老师的建议下,姐妹俩开始尝试合奏,姐姐弹右手部分,妹妹弹左手部分。姐妹俩对这样的演奏方式很感兴趣,但也明白这需要更多的练习才能配合好。
“如果一个人弹得快了,另一个人就很难插进来,旋律合不到一起。”羽丛说,为了能合作好二重奏,她和妹妹进行了大量的练习和磨合。
“我俩定的是每天晚上练习一小时,但经常练着练着就会忘记时间。”羽琳说,“有时候,我实在不会了,姐姐会耐心地教我,告诉我怎样去弹奏听起来更加优美。姐姐遇到不会的,我也会这样耐心地教姐姐。”
在姐妹俩的努力下,她们的古筝二重奏配合得越来越默契。喜欢古诗词的她们有时还会穿上汉服,或妹妹弹奏姐姐吟诵,或姐姐弹奏妹妹吟诵。
最亲密的伙伴
羽琳很爱姐姐,“姐姐很爱整理房间,总会帮我叠被子、把东西归位。有时候,我上课不认真,姐姐就会把她听到的每一个细节都告诉我”。
羽丛也认为妹妹身上有很多优点:“我妹妹很大方,做事一点儿也不小气。我的零食吃完了,她就会把她的分给我。”
从小到大,姐妹俩都是对方最亲密的伙伴。她们一起读书、一起弹琴、一起下棋、一起做饭、一起分享彼此的快乐,去年还双双作为金牌小记者登上了解放路小学晚报小记者年度颁奖盛典的舞台。
姐妹俩积极向上,几乎学校里大大小小的活动都能看到她们的身影:体育节上她们是手捧圣火的“小天使”,公益节上她们是小小志愿宣讲员,新书发布会上她们是校园小作家。
羽丛说自己将来想成为一名老师,像她的老师一样尽职尽责,把自己所学的知识用温暖的方式传递给学生;羽琳则想当一名牙医,“等爸爸妈妈老了,或者姐姐老了,我可以帮他们治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