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老朱家的大美女”,快醒醒…… “一开始说陪我到老的人,现在却不能和我说话。”妻子遭遇车祸成为植物人后,朱松回到南皮县东五拨村,变成了一名24小时的“专业护工”—— 2022年01月05日

朱松精心照顾妻子

全家福

和妻子“对话”

为照顾妻子设置的闹钟

本报记者 祁晓娟 摄影报道

“铃铃铃,铃铃铃……”刚刚进入梦乡的南皮县东五拨村村民朱松,又被闹钟叫醒了。

他的闹钟每隔一两个小时响一次,提醒他为躺在床上的植物人妻子翻身、拍背、紫外线消毒、做雾化等。

“一年多了,我没有睡过一个整觉。虽然我很累,但是我不能放手。”自从妻子成为植物人到现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的生活发生了天塌地陷的变化。虽然朱松时常被悲伤笼罩着,但他不断给自己打气鼓励:加油,我一定能把妻子照顾好,这个家不能散……

前一天还有说有笑的妻子,一夜间成了植物人

人生很短,意外和明天永远不知道哪个先来。这句话在朱松和张津榕夫妇身上很贴切。

朱松清楚地记得那个日子,2020年7月14日上午8点。“那个时间一般是妻子送孩子上学的时间。”朱松说。

那天,在北京上班的朱松接到了家人的电话。“小榕骑电动车摔倒了,你赶紧回来。”在电话那头,家人心急如焚地说。

放下手头的工作,朱松马上开车从北京赶往南皮的医院。等他到了医院,妻子张津榕已被送进手术室,正在抢救中。

“当时我的脑子是蒙的。”了解到妻子伤情的严重性后,朱松在手术室门口抱头痛哭。

这几年的生活片段像放电影一样在朱松的脑子里回放。

2015年10月1日,南皮县东五拨村的朱松和南皮县西辛店村的张津榕迎来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天——他们结婚了。

结婚第二年,妻子张津榕生了一个儿子,第三年生了一个女儿。朱松在北京工作,妻子张津榕在家中相夫教子,有时间在网上卖点儿小商品。一家四口,其乐融融……

在手术室门口,朱松从亲人的口中得知,妻子骑电动车时摔倒在地,摔到了脑袋,伤及了脑部神经……

手术一直持续到下午两点,朱松见到从手术室里推出来的爱人,都有些认不出来了。“头肿得特别大,跟她说话一点反应也没有。”朱松说。

之后,张津榕先后经历了两次开颅手术、一次气切手术、一次腰大池引流手术。虽然她保住了性命,但成了生活无法自理的植物人,想要恢复是件极其渺茫的事儿。

“我接受不了,真接受不了。”朱松说,前一天他们还在电话里有说有笑地聊天,第二天见面的时候,妻子竟然成了植物人。这个打击对朱松来说太大了。

经历了短暂的悲痛之后,当时28岁的朱松强迫自己接受现实,并下定决心照顾好妻子,带好儿女。

朱松办理了停薪留职,在家专职照顾妻子。父母见儿子特别辛苦,帮着他照顾一双儿女。

他一边为妻子收拾,一边放声大哭

生活有苦有甜,才叫完整。日子有阴有晴,才叫自然。

朱松说,事儿赶上了,就得认。“以前都是妻子照顾我、照顾孩子,现在换成了我照顾她。”朱松说。

接受了现实之后的他,认真学习了护理植物人的方法。

他从零学起,喂饭、按摩、安抚、锻炼、吸痰、更换“尿不湿”、做雾化、气管护理……“没有学不会的。”几个月下来,朱松甚至成了一名“护理专家”。“我觉得自己比护工还要专业。”朱松说。

朱松没有固定的起床、睡觉时间,他给自己设置好了闹钟,每隔一两个小时闹钟就会响起,他就起床给妻子翻身、拍背。

有一天晚上,朱松睡沉了,没有听到闹钟响,从晚上11点一直睡到了第二天凌晨4点,5个小时,朱松没有给妻子翻身、按摩、换“尿不湿”。

等到朱松从睡梦中惊醒之后,床上的被子、褥子以及妻子身上的衣服全都被尿湿了。

一直表现得十分坚强的朱松看到妻子这个样子,终于绷不住了。他一边为妻子收拾,一边崩溃大哭。“那天晚上是我哭得最凶的一次。”朱松说,因为父母亲没在身边,所以他不用掩饰自己的情绪,把压抑很久的情绪彻底发泄了出来。

朱松边收拾边哭,收拾完了,他坐在妻子身边接着哭。朱松整整哭了两个小时……他告诉自己,以后可不能睡得那么实了。

随后,朱松装作若无其事,恢复了正常的生活,他不想让父母看出他哭过……

一年多的时间,像是只过了一天

照顾一名植物人是一项繁琐又重复的工作。按摩身体、活动关节、保持肌肉活力、翻身擦拭,朱松尽可能让妻子舒适。

朱松要把主食、蔬菜、水果打成泥,再给妻子一点点喂下去。至今,家里已经用坏了4台破壁机。为了让妻子喝几口水,朱松要一滴滴地把水喂到她的嘴里。

每天,朱松的时间被安排得满满当当,重复着照顾妻子的步骤。“现如今,我的生活特别单一,这一年多的时间,我像只过了一天,然后重复了几百次。”朱松说。

天气好的时候,朱松就会把妻子的按摩床推到窗边,让她晒晒太阳。

妻子生病之前最爱美,朱松经常给她擦洗身体,洗头发、剪头发。“洗头发、剪头发这两件事我一个人完成不了,岳母来的时候帮着我一起做。”朱松说。

看到家中还有妻子生病前没用完的面膜,朱松会打开一张,给妻子敷上。“以前她最爱美,即使成了植物人也不能例外。”朱松说,我知道,她虽然不能说话,但是心里能感受到。

曾经的朱松,也想着在北京闯出一番事业,多赚钱,让全家过上好日子。现在,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照顾好妻子,多多陪伴孩子,一家人团团圆圆的。

每天,只要孩子们放了学,朱松就把他们接过来陪陪妈妈,希望孩子们的嬉笑打闹声能够“唤醒”妻子。

“这才叫一个完整的家。”朱松说。

给“老朱家的大美女”发几条信息

与身体上的疲惫相比,在精神上朱松更加痛苦:他思念妻子。

一天晚上,儿子做梦,说了几句梦话:“妈妈,你干嘛去了?妈妈,妈妈……”听到孩子的呼唤后,朱松又一次泪流满面……

农历十月十三是妻子张津榕的生日。生日那天,朱松特意买了一个生日蛋糕。他在妻子的病床前点燃生日蜡烛,给她唱起了生日歌,还调皮地把奶油抹在了妻子的脸上。

“祝你生日快乐。”朱松在妻子耳边轻轻地说……但是,他却没能等到妻子的回应。

妻子出事前,夫妻俩总是用微信联系,不是发语音就是发视频。

妻子出事后,他俩的聊天记录停留在了妻子出意外的前一天。

一天,朱松累了,不由地拿起手机。他想着和人说说心里话。

他打开微信。在他的手机里,妻子的微信名字叫“老朱家的大美女”,他习惯性地给妻子发了几条信息。

“一年多了,你什么时候能醒过来”“昨天晚上我又梦到你了,梦到你醒过来了,你说你头疼,让我给你揉揉”“我没同意,因为梦里你的头骨有部分拼接的,不能受力”“你不高兴了,去找我妈告状去了”“我笑着笑着就哭醒了”……

虽然朱松知道自己得不到妻子的回复,但他就是在用这种方法排解对妻子的思念。

经朋友介绍,朱松开始接触短视频平台,在网上发布自己照顾妻子的日常。

在视频中,朱松介绍自己是怎么照顾妻子的,既乐观又有正能量。正是这种精神,感染了很多网友。网友更是给了他很多鼓励……

不能外出工作,收入成了问题。

朱松计划利用照顾妻子的零散时间,尝试网上卖货。他想着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生活过得更好……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我的睡不醒的爱人,已经睡了一年多,你什么时候才能醒过来。”朱松说,希望她“睡醒”的那一天快点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