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别让“脸红”丢了“面子” 本报记者 马玉梅 2021年03月27日

春季,气温变化无常,也是“百草发芽,百病发作”的季节,出现“春季皮炎”的几率很高,一旦皮肤出现问题,要及时就诊,别让“脸红”丢了“面子”。

脸上出现“红点子”

前几天,沧县的王女士带着儿子去沧州市人民公园踏青,回家后,王女士发现儿子脸上出现了一些“红点子”。王女士以为是被风吹的,给儿子抹了一些护肤品。

第二天,王女士发现儿子脸上的“红点子”越来越严重,还出现了脱皮、水肿的情况。

王女士急忙带着儿子去了沧州市人民医院皮肤科就诊,被医生诊断为“春季皮炎”。经治疗,5天后,王女士儿子脸上的皮疹完全消退。

晒出“植物日光性皮炎”

近日,家住沧州市运河区的刘女士和邻居结伴去挖野菜,回家后,刘女士皮肤没有出现不适。第二天,刘女士又出去玩。回家后,刘女士突然觉得脸上火辣辣地刺痛。刘女士赶紧去照镜子,发现自己面颊和额头出现了一片片的红斑。

刘女士去药店买了药膏抹在脸上,两天过去了,脸上的红斑不但没有减轻,而且瘙痒越来越严重。刘女士来到沧州市人民医院皮肤科就诊,被医生诊断为“植物日光性皮炎”。经诊治,5天后,刘女士皮疹完全消退。

脸上“爆痘”

河间21岁的小贺平时脸上容易出油,痤疮反反复复,尤其到了换季的时候,脸上更容易出现“爆痘”现象。

前几天,小贺来到沧州市人民医院皮肤科就诊。

医生告知小贺,痤疮的影响因素很多,不仅要注意饮食、规律作息,还要保持皮肤“水油平衡”。医生给小贺开了皮肤屏障修复乳、口服药以及药物面膜处理后,小贺明显感觉脸上清爽了很多。经过后期规律复诊,小贺的皮肤问题得到显著改善。

沧州市人民医院医专院区皮肤科主任彭军说,他们科近两周时间接诊了近70例春季皮炎患者。春天到了,皮肤特别容易出现问题,如果皮肤出现问题,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春季皮炎是怎样引起的

自身的敏感体质

在冬春季节更替的时候,人们的适应力比较差,对温度、风、阳光都适应不了,就会出现频繁的过敏。

花粉和树粉

春暖花开,大量的花粉、树粉随风飘扬,可以直接落在皮肤上,或者通过鼻粘膜吸入到体内,完成致敏过程之后,就会在皮肤上表现出红斑、水肿、瘙痒等各种各样过敏的症状。春天的时候,敏感人群出门时要戴口罩,不要去公园玩,也不要去看花展。

紫外线 春天,虽然不是很热,但是紫外线的强度很高。紫外线照在裸露的皮肤上,会加重某些光敏性的皮肤病,如痤疮、玫瑰痤疮、脂溢性皮炎等。

水油的失衡 随着温度的升高,皮脂腺的分泌功能增强,也就是说,到了春天,许多人会发现脸上冒油光,脸上分泌出来的油太多会导致皮肤敏感。

春季易患的皮肤病

风疹 春季是风疹多发季节。风疹是一种由风疹病毒引起的通过呼吸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人吸入病毒后,经过2周—3周的潜伏期,便出现症状。先是全身不适,继而出现发热,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并有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短期内扩展到全身,奇痒难忍。

读者除了佩戴口罩外,还应多饮水,保持呼吸道湿润,有利于及时清除经呼吸道传播的病毒,降低风疹发生率。

荨麻疹 有些人到了春天,就起“风疙瘩”,其实就是荨麻疹。治疗的根本是除去病因,避免过敏原。如果不能去除过敏原,就应减少促进发病的因素。

丘疹性荨麻疹 春季气温上升,雨水增多,昆虫滋生,人们踏青时容易在毫无知觉的情况下被昆虫叮咬而引起“虫咬皮炎”,即丘疹性荨麻疹。为避免此类疾病发生,需注意个人卫生,外出时尽量少到花草树木多的地方。

春天如何护理皮肤

饮食要均衡 易过敏的人更要注意饮食营养的均衡摄入,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少吃辛辣、油腻、甜食。尽量避免吃有光敏作用的食物和药物。同时也应注意生活规律、睡眠充足、精神放松,不要熬夜。

护肤要保湿和防晒 皮肤的保湿和防晒非常重要,务必选择正规品牌护肤品,如果皮肤比较敏感,就不要频繁地换护肤品,可考虑使用医学护肤品。尽量不用袪斑、除皱的护肤品。选择不含浓烈香味和酒精等刺激性的护肤品。保持皮肤清洁,在皮肤敏感时,尽量不化妆,卸妆时要处理干净,让脸部干净、清爽。

外出做好防晒 外出时应打伞、戴帽、合理使用防晒霜。在日光比较强烈的时段应避免外出,出门时,最好打伞或戴遮阳帽,同时合理使用防晒霜,不仅要防中波紫外线(UVB),还要防长波紫外线(UVA),特别是日光性皮炎,多数是由UVA引起。

皮肤出现问题怎么办?

皮肤出现问题不要慌,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接受正规治疗。医生会根据病情的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理,避免擅自到药店购买药膏涂抹。因为某些外用药含有激素成分,所以使用不当会造成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表现为用药后短期内很快见效、停药后反而加重。长期使用后,皮肤会变得粗糙、萎缩,皮疹症状更加严重。

患者出现皮肤瘙痒或干痛时,切忌用热水烫洗,也不宜用碱性大的肥皂清洗,以免刺激皮肤,加重病情。皮疹病愈消失后,可出现暂时性色素沉着,但很快会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