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正能量带来的大流量,才有生命力 本报特约评论员 戴先任 2021年03月05日

日前,抖音安全中心发布治理处罚公告,对一批涉嫌刻意炫富、恶意炒作、有违社会公序良俗的账号进行禁言、封禁等处理。1月以来,抖音安全中心已清理此类视频2862条、音频324条、话题47个,封禁违规账号3973个。

(据3月3日《沧州晚报》13版)

近年来,“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受到很多网友尤其是年轻人、未成年人的喜爱,刷短视频、上传短视频成了不少人的日常。这也让短视频成了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各种光怪陆离的事都投射在了短视频上。

比如,有一些低俗视频、恶搞视频,或是因为惊悚、刺激,吸引了网友的眼球,或是因为低俗、恶俗,迎合了部分网友的“低级趣味”。像宣扬拜金主义、非理性炫富等“三观不正”的短视频,就迎合了部分网友的“低级趣味”,在网络短视频平台上广为传播,助长了社会上的不良风气。

一些劣质、侵权、负能量的短视频,被短视频平台的算法推荐,受到网友追捧。这不但侵犯了原创者的正当权益,而且还传递了负能量,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现象。

短视频平台充当了这些负能量内容的“推手”。一些平台流量为王,利益至上,通过智能算法,对那些吸引眼球的内容进行推荐,一些低俗、恶俗的短视频甚嚣尘上,由此带来了极为恶劣的社会负面效果。

短视频平台努力进行“行业自净”,自觉与“带毒”的流量切割,如“抖音”对一批涉嫌刻意炫富、恶意炒作、有违社会公序良俗的账号进行禁言、封禁处理,值得肯定。

其实早在2019年,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的《网络短视频平台管理规范》就规定,短视频平台要进行正能量内容的建设,强调知识产权的保护。短视频平台的智能推送程序,也要优先推荐正能量的内容。

所以,短视频平台就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采用“道德算法”,让算法推荐不再变得冷冰冰。而流着道德血液的短视频平台,才能克服以往智能算法存在的弊端。

短视频平台应该成为优质内容、正能量的阵地,而不能变成恶俗内容、低俗内容、负能量的集散地。

这既需要短视频平台进行“行业自净”,也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短视频平台的监管与监督,倒逼短视频平台尽好自身的社会责任,与刻意炫富、恶意炒作等负能量短视频内容进行切割。

如此,才能促进短视频行业的健康发展,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网络生态,让正能量短视频越来越多,丰富公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靠低俗和恶俗内容带来的流量,终究会被社会抛弃。只有正能量才能带来大流量,短视频才更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