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个人小账本,有必要这么“烧钱”吗 买一个本子要几十元到上千元、一支笔要一两百元、几十元一卷的胶带一买就是一整箱,还有不计其数的贴纸、墨水、印章…… 2021年01月07日

文具店售卖的手账产品

本报记者 肖红凤 摄影报道

年终岁尾,市民张芸忍不住翻看起这一年做的手账,“内容主要是一些生活的记录和感悟,回看一下,既有成就感,又很感慨”。

现在,不少人和张芸一样,把制作手账作为一种记录生活的方式。手账的流行,也带来了新的消费热点,一系列和手账相关的产品受到人们的关注。

几百元的手账本、上百元的胶带、成套的手账专用品……有的人制作一本手账就要花费上千元。

1.制作手账

记录生活新方式

“手账”,其实是一个“舶来词”,最早源于日本,意思是“用来记事的小本子”。所以,手账的最初状态也就是带日期的笔记本。这样看来,手账其实和我们小时候写的日记没有多大区别。

随着发展,人们开始在手账中加入自己的设计,贴上贴纸、绘上图画,而且对内容进行排版,形式越来越新颖,设计越来越精美。慢慢的,手账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和时尚符号。

“今年做了两本手账,一本是记录平时生活的,一本是工作记录,主要做一些日常计划和总结。”张芸制作手账有3年的时间了,没事的时候翻看一下这些手账,对她来说是一件很享受的事,“可以唤起很多回忆”。

从生活到工作,从美食到旅行,从学习到娱乐,如今,手账承载的内容非常广泛,也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追捧。在网购平台上,以“手账”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会发现相关商品的售卖信息多达上万条,很多产品月销量都达到几万件。

虽然手账是一种私人化的作品,但这并不妨碍手账爱好者们交流和分享。在一些短视频平台上,有不少手账达人分享自己制作手账的工具和方法,有的博主粉丝高达十几万,视频播放量达十几万次。从评论中也可以看到,一些粉丝已经从单纯的欣赏作品开始动手实践。

在张芸看来,做手账是一个让人愉悦的过程,“它有记录、规划、总结的功能,对现在的生活是一种督促,以后翻看起来也是一种纪念,而加入自己的创意也让记录变得更有价值”。

2.彩笔、胶带、贴纸……

手账带火周边消费

市民小杨热衷做旅行手账,“每年都会和朋友出去玩几次,光拍照觉得不过瘾,总想找一种更好的方式记录下来”。有一些绘画基础的小杨,会在自己的手账中手绘一些标志性建筑、景点、美食等,为此她购置了马克笔、荧光笔、珠光笔等很多笔。

“真正做起来才发现,手账不是一个本一支笔就能解决的。”小杨笑着说,因为手账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能进行DIY创作,所以往往需要的工具也很多。

记者走访一些文具店发现,手账的周边用品非常丰富。风格各异的手账本,各种款式的胶带,各种类型的书写笔、画笔以及刻刀等,在很多店里都有销售。

在位于黄河路上的一家文具店内,老板苏先生把制作手账的相关用品都集中摆放在了一个货架上。“做手账的一般不会单独买一个本子,活页纸、彩笔、贴纸、胶带、花边、时间轴……这些多少都会买一些。”苏先生随口就说出了六七种顾客经常选购的手账周边产品。“所以现在有不少手账礼盒,里面会有三四种手账常用物品。”苏先生说。

除了制作手账的辅助用品,一些关于手账的书籍也成了畅销品。在网购平台,一本手账简笔画书籍月销十几万册,很多买家评论其为“手账爱好者的必备神器”。

3.从几十元到上千元

做本手账要花多少钱

记者发现,市场上,手账产品价格普遍高于其他文具。以最基本的手账本为例,苏先生的店里价格最低的一个手账本也要28元,高的要100多元。在网购平台上,很多知名品牌的手账本价格都在200元以上,有的甚至高达千元。

除了手账本,可以美化和丰富手账内容的胶带也是手账玩家的必备产品。据苏先生介绍,一卷胶带一般从几元到五六十元不等,很多人一买就是好多卷。

现在,很多商家都在手账胶带上大做文章,不断推出新品或一些限量产品,这些产品的价格往往要高出普通胶带很多倍。

在一家线上文具专卖店中,一款中国风胶带售价168元。另一家工作室原创手绘胶带售价更是高达201元。记者了解到,这些原创手账产品因是限量版,甚至出现了某款胶带走红断货后,有人再高价转手的情况。

虽然手账产品价格有高有低,但记者发现,随着玩家段位不断提高,使用的商品价格也越来越高。“玩手账就是‘入坑’,在网上看到别人晒图就忍不住想买,现在家里存了不少手账本和贴纸。”张芸称自己是手账的初级玩家,但是这3年花在手账上的钱也有两三千元了。

另外一些资深手账玩家花费更多。记者在某短视频平台上搜索到一些关注量较高的手账达人,从他们的分享中可以看到,他们一年花在手账上的钱最少要在5000元以上。正如一位博主所说,“做手账和打游戏一样,游戏是到了一定程度要买游戏币换道具,手账是总想着怎么能让它更美,总之都很烧钱”。

做手账,既要有耐心又要有时间,尽管如此,仍有很多人沉迷其中,将其当成享受生活的方式,愿意为其买单,对此也有人持不同观点。

市民小杨平时也有记日记的习惯,她认为,手账归根到底还是生活记事,重要的是情感的表达,而不是用哪种形式。

对此,专业人士也指出,有些手账爱好者偏离了最初的轨道,“带给我们快乐的是这个爱好本身,而不应是砸钱‘囤货’”。